日文翻譯的一些技巧和注意|口譯與翻譯的專家-天成翻譯社

日文翻譯的一些技巧和注意


  一、日本人的思維行為方式對諺語的影響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歷史變革,形成了日本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固有的生活習俗。形成了廣泛的文化環境。日本人思維上的特徵是注重直觀性、實用性、具體性。因而常用具體、形象的詞語來表達思想,同時表達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曖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在日語諺語中也可明顯看出。

  1.1、日本人思維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維就是具體而形象的思維,具有具象思維的日本人喜歡將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範疇用客觀具體的形象或者動作來表達,他們善於運用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對抽象意義進行表達,通過直觀表像去領悟象徵意義。日本是一個島國,單一的民族,長期封閉的社會形態,使日本人形成了單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聯想上的模式化,日語諺語中的比喻大都帶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園式的靜止圖畫,這種思維方式在日本諺語種留下了軌跡,例如:

  顎で背中搔<、風に柳、狐と狸、月前の星,等。

  日本人的具象思維在日本人的觀念中根深蒂固,並一直延用至今。

  1.2、日本人思維方式的整合性

  日本人非常注重集體的力量,十分強調集體的整合性,他們認為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個人只有在集體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因此必須保持個人與集體的這種和諧,標新立異,脫離集體,以自己為中心等的行為在日本沒有市場,會遭到周遭的排斥,這種思維方式在日語諺語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例如:

  出る杭(くい)は打たれる

  衆力功あり

  人は情け

  最典型的諺語莫過於「和を以って貴しとなす」這個諺語了,它強調人與人的和睦相處,成為日本人的基本行為模式,成為安邦治國的最高信條。

  1.3、日本人行為方式的曖昧性

  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行為方式,他們怕給對方造成傷害,因此不正面衝擊對方,說話曖昧,遣詞造句含蓄,而更多的是讓對方去猜測它的內涵。日本文化也常常被稱為“言わぬ”文化,在日本諺語中也有不少反映了日本人的這種曖昧語言,反映了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比如:

  言わぬが花

  言うた損より言わぬ損がない

  言わぬは言うに勝る

  除此之外,“弦外之音”、“未言之情”、也是日本語言表達的重要特徵。

  二、日語諺語所體現的社會文化生活

  2.1、表現日本氣象及自然環境的諺語

  日本的諺語中表現氣象方面及自然環境的諺語很多,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氣富於變化及日本的自然環境優美,四季分明有關,因此激發了日本人珍愛自然,對大自然謳歌讚美的情懷,在大量的日本諺語中反映了這種情緒,總結出大量生活觀念、教訓。

  關於天氣的有:

  朝曇りは大日のもと

  雨の夜あがり明日は雨

  蟻が高いところに集まると雨

  關於動物的有:

  貓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

  淺みに鯉

  貓は長者の生まれ変わり

  關於植物的有:

  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

  蕎麥の花も一盛り

  青菜に塩

  2.2、傳遞社會經驗、發人深省的“社會諺”

  除了反映天氣和自然現象的諺語之外,日本的諺語中很多還傳遞了社會經驗、耐人尋味的“社會諺”,這些諺語告訴人們在社會中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及如何豐富人們的生活知識,如何開闊眼界,從這些諺語中明顯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比如:

  己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なかれ

  可愛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三人よれば門殊の知恵

  2.3、反映日本宗教信仰的諺語

  日本宗教信仰自由,同時又是個信仰無常觀的國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響,形成了淡泊,無常的國民性格,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對待人生,處事方面顯得尤為明顯。在日本那種獨具個性,不達目的不甘休的行為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為、生活中儒教給予他們的影響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義,也影響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愛,神道的調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惡,因果報應這種思想對日本人的生活態度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從日語的諺語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裏塚

  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

  苦しい時の神頼み

  等等。此外,關於佛教的有:

  煩悩あれば菩提あり

  見ぬは極楽知らぬは仏

  坊主憎けりゃ袈裟まで憎い等。

  三、“注釋”翻譯技巧的運用

  注釋是翻譯人員根據讀者的閱讀需要添加到翻譯文本中的、原作中沒有的解釋、說明或譯者個人的理解。注釋的內容主要是補充背景材料、介紹風土民俗、介紹人物或特定時間、介紹社會人文知識以及譯者認為應當補加的說明等,是譯者實現翻譯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但翻譯實踐的現狀是:譯者在是否注釋、何時注釋以及怎樣注釋的問題上往往還只能根據個人的判斷甚至喜好來處理,沒有或許也不需要有相應的規則加以限制,雖是這樣,但“注釋”技巧的運用應掌握如下幾項標準:

  (1)簡潔明瞭,意思到位。過多過長的注釋會干擾讀者的正常閱讀。

  (2)體會原作,當注必注。要有針對性,根據譯作設定的讀者群決定是否加注。

  (3)標記清楚,位置適當。根據原作的篇幅、題材決定注釋的形式:句中加注、頁後加注、文後加注等。

  文化的差異使注釋的存在有著必要性,除某些專業文章對語言本身進行注釋之外,可以說注釋基本上是文化的注釋。在諺語及文學翻譯作品中使用注釋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影響譯作的流暢,給閱讀帶來不便,但為了使譯作能夠盡可能地展示原作的文化內涵,如實傳遞原作中的文化資訊,注釋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譚載喜先生說:“翻譯中對原文意思的理解,遠遠不是單純的語言理解問題。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受著文化的影響和制約。

  在翻譯過程中對文化的理解如此重要,同時也正是文化資訊在翻譯中的完全傳遞,構成了翻譯中的難題,那麼,注釋的合理運用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選擇。

  四、文化視角下日漢諺語“注釋”翻譯,“歸化”與“異化”技巧

  在諺語翻譯中,對於原作中一些具有文化內涵而難以翻譯之處,一般採取兩種策略:即:歸化策略和異化策略。

  日語翻譯成漢語的“歸化”可以說成漢化,它採取了漢語的表達方式,對中國讀者來說有親切感,其好處在於中國讀者容易閱讀,弊端是譯文常游離於原作太遠,使譯作失掉了原作的文化意境和內涵,減少了讀者閱讀日語諺語的新鮮感。“異化”的好處在於能夠使讀者獲得完全不同的閱讀經驗,不足之處是閱讀可能不夠流暢,甚至或許艱澀難懂。

  比如在翻譯諺語時,把“猿も木から落ちる”譯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把“噂をすれば影を指す”譯為“說曹操,曹操到”,這是典型的採用了歸化法的翻譯。這基本上是意譯,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但是在翻譯過程中失去了原來日語的韻味,用漢語的形象取代了日語原有的形象。如果把這兩個諺語分別翻譯成:“猿猴枝雖高,會從樹上掉”和“說到此人時,此人身影現”,那麼它就保留了日語原來的形象,並且很好地傳達了原有的資訊,比較俏皮又比較忠實原文,雖然顯得比較囉嗦,但相對比較生動。

  在日漢翻譯中,是採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目前說法不一,有的認為異化的手法更為我國翻譯工作者所接受和認可,有的認為除了上世紀30年代異化法曾一度占主導地位外,其餘的大部分時間裏,大多數翻譯人員都運用了歸化的翻譯手法。無論是運用哪種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論是好是壞,最主要的核心是關注是否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4.1、翻譯時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當今的文學翻譯理論中,文化的翻譯佔有了從未有過的重要地位。讀者能否正確理解譯者所要傳達的意思關鍵不在於語言而在於文化。有些學者認為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種表像形式,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對於以語言轉換為基礎的翻譯工作者來說文化轉換成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原文背後的文化背景被認為是譯文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見,諺語或者文學翻譯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譯。翻譯是否成功,在於讀者能否在閱讀中瞭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過閱讀體驗到未曾親身體驗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和文化氛圍,這應該是翻譯諺語或一部作品要採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的首要標準。

  4.2、翻譯的關鍵是要適時、有度

  有的譯家採用了歸化,翻譯得很好,有的卻採用了異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見,採用哪種方法翻譯,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需要來定。適合歸化,就採用歸化法翻譯,反之就採用異化法翻譯。因此在翻譯諺語或文學作品時,必須兼顧歸化與異化兩個方面,也就是讓中國讀者感受到帶有日語的味道,顯示日本的風土人情的語言。無論是歸化還是異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翻譯效果。過度歸化,一定會破壞日語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過度的強調異化,即過多地追求日語的原語形式,就有可能會過於繁瑣,因此,翻譯的關鍵是要適時、有度。

  4.3、採用異化法時的注釋

  採用歸化法還是異化法對於注釋的運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採用歸化法就要摒棄注釋的策略,採用異化法就必須對難以翻譯、難以理解之處進行注釋。

  歸化一般是表現在語言的層面上,異化大多表現在文化傳達的層面上。在日語翻譯中為了讓讀者跨越語言理解的障礙,充分欣賞到日本文化,不少人會採用異化的策略。但是對中國人來說,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時候日本人的一些習俗,生活狀態和思維習慣不為中國人所熟悉,影響了對諺語或文學作品的理解。這樣就必須加以“注釋”,來更好地體會原有的文化風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狀態。

  5、諺語翻譯實例分析

  諺語是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的經驗創造出來,並經過千萬人的傳誦、錘煉、加工完善而流傳於世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語言的精華,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而言,諺語豐富的文化內涵構成了諺語翻譯的障礙,甚至有人認為諺語、格言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對應的譯語,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譯的。在諺語及文學作品中當然也有類似的翻譯難點,但由於中日兩國文化的長期相互影響,又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日語的一些諺語的形成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翻譯時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並不奇怪。

  引文1、他說“有一天志賀直哉因心裏煩躁,把馬路邊上的地藏菩薩給踹倒了,以後就得了坐骨神經的病,孩子也夭折了...”《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蟲の居(い)どころが悪い”/心情不好,不高興。

  引文2、當時忠司的繼母又是去拘留所探望又是求校長高抬貴手,用盡了各種辦法,但終究還是無濟於事。石川達三《挫折》《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第2期(P70)。

  原文作:“百方手を盡くす”/千方百計。

  引文3、我以為只要讓她知道我如此生氣,她就會打消念頭了。《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高を括(くく)る”/小看,輕視。

  引文4、我還時常想,所謂旅行就是這樣讓人不知所措嗎?森本哲郎《萬里の旅萬巻の書》《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第4期(P72)。

  原文作:“途方に暮れる”/不知所措。

  引文5、妻子厚子在屋裏一邊疊著晾洗的衣服,一邊又是老調重彈。向田邦子《かわうそ》《日語學習與研究》1999年第4期(P60)。

  原文作:“はなしを蒸し返す”/老調重彈。

  引文6、雖然通向仕途的路被封堵,無法在這方面實現自己的抱負,但在民間法律界仍可一展鴻圖。《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第2期(P73)。

  原文作:“驥足を伸ばす”/才能,奇才,發揮才能。

  引文7、太好了。果然三輪子沒有察覺出來。但決不能在這兒就喜笑顏開。向田邦子《鮒》《日語學習與研究》2000年第2期(P65)。

  原文作:“相好を崩す”/笑顏逐開。

  6、結論

  翻譯諺語或文學作品時採用歸化還是異化策略,這與原作的風格、特點以及譯者個人的愛好有很大關係。查閱日本諺語的翻譯,可以發現日本諺語翻譯究竟是歸化還是異化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更多的譯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現原作語言特色和文化風采的同時,也在盡可能地做到易讀、易懂,在走一條傾向於異化法的中間道路。因此“注釋”始終受到大多數譯者的重視。中日兩國歷史、文化乃至生活習俗有相近之處,在某種場合,不需要所謂的歸化,但同時兩國的民族又各具特色,為了凸顯兩國的民族文化,需要以異化法的手段顯出的文化上的距離。目前翻譯界對注釋的形式、作用等的種種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譯為物件的,對日本文學翻譯中的注釋問題涉獵很少,因而日本諺語甚至日本文學翻譯的注釋有它的獨特性,這主要是中日兩國“同文同種”,相互間的交流、融合較深,同時又有彼此間較強的文化上的獨立性,各成統一的特徵。

商務合約在英文翻譯時應注意的事情
韓文翻譯公司名稱應注意事項

線上MSN

翻譯流程

客户案例

诚聘英才

facebook粉丝專業
翻譯社圖

翻譯社boot






二維碼